近日,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周宏伟教授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黄莉萍、余艳红教授团队,合作主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对子痫前期发病作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Gut dysbiosis in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re-eclampsia through bacterial translocation》为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Gut》(影响因子17.943)杂志上发表,论文链接为https://doi.org/10.1136/gutjnl-2019-319101。
子痫前期是以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同时伴随心血管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多脏器功能受损为特征的一组妊娠特异性症候群,是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及预防措施,常在孕中、晚期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后采取对症治疗,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不良。人体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余艳红教授提出以肠道微生物为切入点探究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设想。
我校研究团队分析对比了血压正常的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的肠道菌群,发现子痫前期患者的肠道菌群明显失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梭杆菌属和韦荣球菌属等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柔嫩梭菌属和阿克曼氏菌属等有益菌丰度降低,并且这些变化与血压、蛋白尿、转氨酶和肌酐水平相关。并且通过粪菌移植试验在小鼠中证实了这种菌群失调与子痫前期有因果性关联。接受子痫前期患者的粪菌移植后的小鼠孕前血压即明显增高,孕后进一步增高,蛋白尿和吸收胚增多,胎儿和胎盘重量显著降低。